
一、精神出轨的离婚财产怎样分割
精神出轨在法律上并非法定的过错情形。在离婚财产分割时,一般遵循均等分割原则。
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若一方能举证证明另一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等法定过错行为,在分割财产时可适当多分。但单纯精神出轨较难被认定为法定过错从而影响财产分割比例。总之,若无其他特殊情况,共同财产通常会平均分配。
二、精神出轨离婚过错方财产咋认定
精神出轨通常不构成法律上的过错行为。在离婚财产分割中,一般遵循均等分割原则,但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等权益。
法律上的过错主要指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若一方有上述法定过错,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财产分割时也可能适当多分。
仅精神出轨难以认定为过错,不过若能证明其行为给对方造成重大精神损害,在具体分割财产时,法官可能基于公平原则,酌情对无过错方予以适当倾斜。但总体而言,精神出轨对财产认定影响相对有限,还是要结合实际财产状况及双方对家庭贡献等综合判定。
三、精神出轨离婚无过错方权益咋保障
精神出轨在法律上并非明确的过错情形。但在离婚时,无过错方仍有一些权益保障途径。首先,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法院会遵循照顾无过错方原则,适当多分财产给无过错方。其次,若因一方精神出轨等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使另一方遭受精神痛苦,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需注意,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要有证据证明对方精神出轨行为给自身造成严重精神损害,比如出轨方与第三者亲密照片、聊天记录等。同时,若涉及子女抚养,法院会综合各方面因素,倾向于将抚养权判给能为子女提供更好成长环境的一方,无过错方在这方面也可积极争取自身优势,以保障自身及子女权益。
在了解了精神出轨在法律上对离婚财产分割影响不大后,想必大家对财产分割相关事宜也有了清晰认知。那么在涉及财产分割后,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比如,在争取孩子抚养权时,财产分割情况是否会成为考量因素呢?一般来说,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判断,但财产状况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